沙棠周记是由沙棠智库团队共同编写的服务专栏,旨在将沙棠工作法的落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、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,并提供解决建议,以期更多的伙伴可以对照参考,更有效的改善团队工作状态与体验

1

我们在带着客户团队进行阶段性的OKR目标制定的时候,一个极为常见的情况是:

客户团队大多数时候都能讲出来大的战略方向或者自己团队的定位,比如:作为技术团队,需要用技术为公司的业务赋能、为公司提升运转效率;作为业务团队,大概率是承担公司的业绩压力……

也都能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当下具体的工作事务和安排,比如我们在做什么项目、有哪些正在推进的产品线、有几个客户需要搞定……

但是,当你试图让大家基于长期目标或者定位,来为自己团队制定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方向的时候,大家口中翻来覆去的却还是那些“赋能”、“提效”、“业绩压力的分配” 或者 手上的哪些“项目”要上线……

我们当然不是说“赋能”、“创造价值”等等这些长期目标是错误的;相反,这些长期目标一定是正确的,甚至是政治正确的。

只要公司的战略或者团队的定位没有发生重大变化,这些长期目标就一定没有人可以反驳。

2

但是,这中间就存在一个问题,那就是:长期的战略目标,是无法直接指引当下的团队具体工作的。

因为现在的市场和环境变化非常快,每个团队的优劣势、在当下的处境和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,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能力,基于当下的情况做出判断,而这个判断,就是阶段性的目标方向。

这种基于当下处境和问题而思考出的阶段性目标,可能与长期目标会有一些出入,但一定会更适合用来指引我们安排当下阶段性的工作。

举个通俗的例子:假如你需要去北极旅行,那到达北极就是你的长期目标。

而当下的阶段性目标,可能是你需要先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、练习极地的生存技能等。

否则,可能永远也到不了北极,或者就算​是到了,可能也就是给北极熊送了个外卖而已。

3

不得不承认的是:大多数的团队在目标管理这块,是缺失了目标中间层(也就是阶段性的目标)的。

从入职开始,很多人就像是一个机器人一样,被安排了“固定的”工作内容,明确了你需要做什么,而没有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。

而在组织行为学里有个理论:认为人是积极向善的,他们在努力寻找工作的意义和目标,需要用意义和目标来支撑自己的价值感。

于是,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在用长期目标,来作为我们内心的价值依托,指引自己当下的工作,告诉自己,当下在做的事情的意义是什么。

当然了,这种“指引”实际上是无效的。

毕竟,满脑子里都是北极的风光的时候,当下对于知识的储备、生存技能的练习,确实没有那么“有意思”。

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,团队的成员,特别是年轻的成员,在工作中,找不到太多价值感,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。

4

实际上,很多时候团队只盯着那些“政治正确”的长期目标,症结所在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、工作方式、团队氛围并没有给予他们探索阶段性目标的空间。

导致在团队成员的角度来看,政治正确的长期目标,反而是一个“最合适的目标”,反正怎么说都没人“敢说不对”。

大家都那么忙,拉好自己的车、敲好自己的钟就行了,干嘛要去管脚下的路如何呢

对于团队来说,这种氛围状态就是巨大的灾难,会让团队的“长期目标”和“当前工作” 始终属于脱钩的状态。

而这种脱钩的状态,会让团队在面临外界的变数时,疲于应付,快速淘汰。

5

在这里智库也有一些简单的建议,可以供有相关情况的团队参考

团队leader要阶段性的和团队成员一起,基于长期目标和团队定位,汇总来自各方的信息,分析当下的环境概况、团队优劣势等

基于信息,创造机会和团队成员一起,共同探讨接下来的可控的一段周期内(如季度、双月等),团队重点的发力方向和产出的价值。

多鼓励团队发声、营造出安全空间,让团队感受到更多的价值思考,而非“KPI指标”。

本文来源:沙棠智库,版权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
          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