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脉脉上一位上海的网友曝光了自己与公司HR在沟通离职年假问题时的遭遇,遭到了广大网友围观,最终以HR道歉、公司开除涉事HR 结束这场闹剧。

事情的前因后果很简单,也基本上都在图中的聊天记录上了,孰是孰非,已经尘埃落定,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件事情中,发现一个很令人难过的现象:我们好像对职场生涯中的戾气已经习以为常了。

简单的文字背后,是无处不在的“戾气”

从曝光的聊天过程中,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,出现了两段Aggressively的话语。

第一次是HR的 “当然是调休”、“25日之前就不来了???”和“你不懂?”,这种居高临下且挑衅式的文字,隐藏在背后的意思就是:“你还想折现呢?太天真了”、“你这直接就不来了?太便宜你了吧,这怎么行啊?!”、“你连这都不懂?”。

理所当然,这种挑衅式的话语,自然也点燃了对方的“热情”,继而引出了对方更有针对性的:“猝死了,你负责?”这种带着情绪的反馈。

在这种状态下,双方其实已经不是在沟通这件事情本身,而是互相掐架了,这个时候说出的那句:“先猝死了再说”,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。

当然我这里的理解,绝不是赞同,只是从双方的沟通状态去看待的话,这些话语都是完全能够意料到的。

职场中的戾气,无论是对个人,还是对团队,都是双输的结果

本来是一件简简单单的离职沟通,正常情况下,我们好聚好散,出了这个门,大家都还是朋友,毕竟都是打工人,何必互相为难呢?

但可能是最近HR心情不好,也有可能离职者被“压迫”了太久,终于在离职之后有了底气回怼…等等,可不管是什么原因,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将这件事情之外的情绪,都带入了双方的沟通中,最终以一个闹剧来收场。

从个人的角度,这次的沟通,让两个本来同命相连的打工人,反目成仇,虽说可以道歉,也可以原谅,但是内心的芥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依然会存在,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职场生活,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周边一定会心存戒备。

从团队的角度来看,如果团队的成员之间不然是沟通还是日常的协作,都充满戾气的话,可想而知,团队的整体效率必然不会是1+1>2,甚至会远远小于2,这也是很多团队内耗高企的缘故,毕竟,除了工作本身,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扯皮。

无论如何,一旦一次沟通参杂了戾气,那么这次的沟通就一定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了,因为戾气,就像催化剂一样,能够快速的让双方将理性抛之脑后。

避免职场的“戾气”,有很多事情可做

首先,你我作为职场中的最重要的一份子:“打工仔”,一定要将工作和个人情绪分开,工作过程中一定要“不带个人感情色彩”,特别是负面色彩。

这当然不是让我们在工作中做一个行尸走肉,冷冰冰的去处理所有事情,而是你要从内心彻底明白,工作就是工作,情绪就是情绪,上班就是好好的用劳动换取生活资料,个人的负面情绪,只会影响你的工作,进而影响到你换取的物质资料的速度而已。

在一个团队氛围比较好的环境中,我们当然可以开开心心的搬砖。不过万一碰上充满戾气的环境并且无法避开的话,我们就要在心里告诉自己:这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,尽人事安天命即可。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周边的戾气来影响到我们,想开点,就释然了。

其次,作为团队的管理者,一定要及时的识别团队成员的状态,避免团队成员陷入情绪死角,使得负面情绪持续发酵,并最终爆发。

古人云,疏大于堵,特别是对于团队而言,一定要有团队的情绪疏解通道,比如建立一些工作之外的沟通机制等,及时发现并引导团队的成员的情绪。

最后,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而言,都是苦命的打工人,敬人者,人恒敬之,大家共勉。

本文来源:沙棠智库,版权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
          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